一种行业观点是,市场传递出对 VR 设备的热度,与Vision Pro的高昂价格相互反作用,会将温度传导至国内VR市场。届时,Pico、小米等“平替”们将迎来机会。
整个VR、AR行业终于等来了期待已久的杀手级产品。
近半个世纪,苹果的每一次创新,都开辟了新的硬件范式。背后也孕育着巨大的增量市场。本次Apple Vision Pro的问世引爆了整个VR、AR行业。那么,它的出现会给PICO等国产VR设备带来怎样的辐射效应?
今年4月,PICO也正式上线了VR一体机PICO4 Pro,在芯片、光学组件和体验感上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优化。小米也在该领域持续蓄力,并于今年2月推出首款AR眼镜。未来,Vision Pro这一信号必定会加速VR产业的发展,不仅如此,其对于VR设备上的产业链也孕育着机会。
设想一下,在家可以在150寸屏幕上看电影、玩游戏,曾经科幻电影里的设想也马上变为现实。然而,Vision Pro的高昂定价将人们拉回到了现实。这也意味着,距离AR/VR走进千家万户并非近在咫尺。但对于整个产业而言,却是一个极具影响力的开端。
而透过苹果的这款现象级产品,对大洋彼岸的中国VR/AR产业而言,也更是一个好的借鉴和未来方向。
苹果,一个“AR帝国”
Apple Vision Pro的诞世开启了「后iPhone时代」。
可以说,Vision Pro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存在。它所呈现的MR混合现实可以在现实世界中叠加虚拟世界,并仅需要眼神和手势就可以完成操作。在苹果推出的Vision Pro中,有很多亮点值得探讨,其背后对VR、AR行业及上下游供应链都有更深远的意义。
首先,第一大亮点是芯片。本次Vision Pro不仅采用了苹果自研的M2芯片,还加了一颗R1芯片。两颗芯片组合,直接将Vision Pro的算力拉到了一台正规电脑的水平。
其中,M2是用于苹果电脑的最新芯片,负责处理日常数据;R1是专门用于头显设备的芯片,负责处理摄像头和传感器接收到的数据。
正是M2+R1芯片的组合,才得以让苹果头显上的摄像头、传感器与麦克风变得更加灵敏,尽可能降低延迟。
据了解,苹果至少为Vision Pro从头研发过三款芯片。在曾经研发Vision Pro芯片的过程中,还脱胎过一个用于MacboOK的芯片——M1。
Vision Pro的第二大亮点是,通过12个摄像头和5个传感器实现混合现实。这些摄像头和传感器会将周围的环境实时转换到屏幕中,并且可以不断追踪人的面部表情和手势动作。最新的Vision Pro只需要眼神和手势就可以完成操作。
最终呈现的效果是,戴上Vision Pro,在现实世界中即可看到手机和电脑上的“世界”,从而实现混合现实。苹果想要做的是将科幻电影中畅想过的未来世界带到现实中。比如,人们可以在家里用150寸屏幕看电影、玩游戏,享受电影院里带来的奇特感受,也可以在飞机上抬起头就能在虚拟世界打开办公软件等等。
随着Vision Pro的到来,苹果也为其设计了新的操作系统——visionOS。
这是本次最具革命性的亮点。众所周知,苹果的每个新硬件都配有新的操作系统。本次的visionOS也继承了这一传统,苹果称之为“第一个为空间计算而设计的操作系统”。
在架构层面,visionOS与macOS和iOS共享核心模块,但增加了一个 “实时子系统 (real-time subsystem)” 用于在Apple Vision Pro上处理交互式视觉效果。
与苹果的其他操作系统不同的是,visionOS摆脱了传统显示器的边界限制,使用了三维界面的设计,使应用程序可以以不同的比例并排出现。而且,通过自然光线的反射,可以让用户感受到与应用程序的距离感。
在visionOS系统中,用户会首先进入到“公共空间”(shared space),类似于平板与手机上的桌面。当用户通过眼球聚焦在某一个应用时,画面又会从平面转入立体。
在此基础上,用户在新的操作系统还可以使用苹果专为Vision Pro打造的App生态,包括Adobe、Microsoft Teams和Zoom等应用程序。此外,苹果还设计了开发者工具套件,以便第三方开发者为Vision Pro设计个性化的应用程序。
虽然目前visionOS仍处于起步阶段,但从开发人员的规模得以窥探出操作系统的成熟度。从苹果官方了解到,visionOS是建立在苹果内部3600万名注册开发人员之上的操作系统。
十年磨一剑。在Vision Pro的背后,苹果为此花费了八年时间、投入上百亿美元,不仅自研设备,还选择索尼、台积电等多个独家供应商。在前不久的WWDC23大会上,库克终于再次用了「革命性产品」一词。
从2014年扎克伯格收购Oculus开始,苹果就不断扩大AR/VR项目的研发。据晚点报道,苹果从2015年至2023年,八年时间共收购了11家AR、VR公司,并且每年都投入10亿美元。
苹果的这款VR头显不仅在操作系统和芯片等关键组件方面选择了自研路线,在其他环节也选了多个独家供应商。其中,Micro OLED显示屏由索尼独家供应;精密镜头由三菱化学公司供应;而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台积电为Vision Pro完成了芯片代工;长盈精密作为机壳的主要供应商;摄像头模组由高伟电子独家供应;外接电源、声学单元由歌尔声学独家供应;由立讯精密独家完成组装代工。
从全球视角看,苹果vision pro的推出给一些电子零件制造商带来了希望。实际上,相关行业人士对此表示担忧。虽然对亚洲供应商而言,销售额有明显上升,市场也会逐渐回暖。但供应商的复苏则取决于整个VR/AR市场环境。而近几年,该行业的表现有些令人失望。
从PICO、小米,看国产VR/AR行业进程
“苹果进入市场后,我们就可以期待VR设备的普及了。”一位行业人士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在中国,也有一位VR玩家可以与被苹果收购的Oculus一同作为行业标杆,它就是2021年被字节跳动收购的PICO。
今年4月19日,PICO正式上线了VR一体机PICO4 Pro。PICO的这款最新产品在传感器、芯片、光学模组多方面都进行了优化,但整体来看,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首先,芯片方面搭载了7nm制程的高通骁龙XR2芯片,单核、多核性能较上一代产品分别提升20%和30%;其次,在传感器方面,新产品上新增了一颗RGB VST摄像头,采用1600万像素的索尼传感器,进而实现了彩色透视的功能。
在声学模组上,从设计、硬件、算法上均有迭代升级,比如音效有所增强,能提供更沉浸的空间音频。芯片则搭载了7nm制程的高通骁龙XR2芯片。最后,第四代在重量和厚度上较第三代也有所减少。
从上述的零部件更新迭代情况来看,PICO4 Pro在性能方面并未有太过“惊艳”的优化。实际上,不久前,PICO内部刚传出了“主动收缩”的消息。
有PICO员工表示,本次的团队优化比例在20%-30%。虽然,PICO官方团队表明,本次优化属于“正常的组织调整”,但在字节内部却传来了不同的声音,比如有传言称销售额要下调。
种种迹象表明,PICO目前离“与Meta一决高下”的野心还有些距离。
再看PICO的供应商们:首先,歌尔股份作为国内VR/AR厂商最主要的代工供应商,其2023年第一季度的表现不佳。从2023Q1财报看,其营业收入同比上涨19.9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90.84%。由此可以说明,歌尔股份在第一季度的订单量有所减少。
歌尔股份在2022年度财报上称其将继续秉持“精密零组件+智能硬件整机”的产品战略,积极推动声学、光学、微电子、结构件等精密零组件和虚拟/增强现实、智能无线耳机、智能可穿戴、智能家居等智能硬件产品业务的发展。
这意味着,AR/VR的代工是歌尔股份的主要盈利方式。因此,从其今年第一季度表现可以看出国内VR/AR行业的近期发展。
另外,为PICO提供摄像头模组和摄像头镜头的「舜宇」,在其2022年度财报的表现中也可以更全面的看出国内VR/AR产业的发展。
据舜宇光学科技2022年度财报,其总收入同比下降11.5%,主要原因为摄像头模组销售额有所下降;光学零件收入同比增加约7.9%,主要由于VR相关光学部件收入明显增加。研发方面收入同比增加6.1%,在VR/AR领域的支出有所增加。
然而,舜宇为PICO提供的是摄像头模组和镜头,但根据财报显示,该领域的销售额有所下降。结合本次PICO4 Pro产品推出的优化程度,由此可以得出,近两年PICO的势头有所下降。
除了字节跳动,小米、百度和腾讯等大厂在VR、AR领域也有投入。
2月27日,小米创始人雷军在微博展示了自家的AR眼镜。这是由小米生态链企业蜂巢科技推出的首款智能眼镜类产品——米家眼镜相机。
但由于在光学棱镜的视场角局限和芯片算力等关键领域始终处于“卡脖子”状态,小米在该领域的研发速度还较为落后。
但有一点值得肯定,在VR/AR这条赛道上,仍在坚持。
2016年,小米推出了VR盒子等硬件产品,并作为代理商引进Meta Oculus Go系列产品。可以看出,小米一直在持续探索该领域,因此从更长远的角度出发,小米不太可能全军撤退,并且未来还会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再看百度和腾讯等大厂。过去两年,百度在VR行业的表现较为领域。在《2022中国VR行业50强企业》榜单中,百度名列榜首,力压HTC、歌尔股份、咪咕和科大讯飞等大厂。一直以来,在VR行业百度始终主打「希壤」平台,也是被百度称为“首个国产元宇宙”产品。
然而,2023年后,百度又将精力转向了AI大模型,对于VR领域的业务有边缘化的迹象。更令外界哗然的是腾讯和快手,2月16日,腾讯XR部门被爆整体取消,300多名员工只有两个月缓冲期寻找内部活水机会或直接离职,项目的负责人沈黎也在去年11月离职。另外,今年2月,快手元宇宙及全景视频项目负责人马英武也宣布离职。
令人兴奋的是,苹果Vision Pro带来的“余震”会传导至国内AR/VR行业。较为直接的影响是,Vision Pro的颠覆性变革会对AR/VR产业及供应链带来机遇。
而另一种间接影响是,市场传递出对VR设备的热度,与Vision Pro的高昂价格相互反作用,会将温度传导至国内VR市场。届时,Pico等“平替”们将迎来机会。
芯片和卡脖子背后
对比苹果Vision Pro与国内VR“领头羊”PICO,差距较为悬殊。
从性能上看,虽然Vision Pro的很多模组和基础硬件都是国产品牌,但主要拉开差距的是芯片。国外头部VR厂商苹果、Meta、微软、谷歌的芯片全部走自研路线,而国内采用的高通芯片始终处于“卡脖子”状态。
具体看芯片对VR设备的影响,以Vision Pro为例,正是因为其搭载的M2+R1芯片组合,才得以让头显的算力和设备灵敏度突破业内领先水平。
从市场需求看,受疫情影响,消费端明显受抑制,国内VR/AR行业近两年增速有所放缓。而且从大厂的VR设备更新速度和研发速度看也较为落后,PICO4 Pro原定上线时间为2022年10月,后来推迟到了今年4月。据多方了解,为国内VR设备提供芯片的厂商,其更新迭代速度也有所放缓。
但直到最近,事情发生了转机——苹果Vision Pro信号引发行业地震。这一信号必定会加速VR产业的发展,在国内,更会提高大厂对AR/VR行业的重视,提升产品设备的迭代速度。
然而,苹果Vision Pro的定价又将消费者拉回到了现实,3499美元(约2.5万元)的高昂价格让人望而却步。倘若明年年初,该款设备如期上线,那么,VR/AR将于明年年初走进现实世界。但要想VR/AR离走进千家万户,需要全行业的努力。
目前,在国内的消费市场,VR设备正在以轻量化、小型化的方向前进。比如在C端市场,VR设备要解决并非轻量级问题,而是VR的服务与体验。对此,国内多家厂商都在不断探索。如PICO在最新的第四代产品上将重量和前端厚度都进行了优化,相较于PICO Neo3重量减少了100g,体积也减少了43%。
而在其他灵敏度方面,则需要摄像头模组与镜头、芯片方面进行更新迭代。目前,在芯片方面国内仍有差距,在新的单品上很难取得突破性进展。
不过,即使Vision Pro的发布对行业产生了引爆效果,但在其巨额成本背后,距离实现盈利还很遥远。
对中国的VR/AR玩家而言,这场游戏还远未到终局。
原文出处:,不代表云顶量化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云顶量化是币圈专业量化策略团队,团队成员均有3年以上金融量化实战经验,主要针对比特币量化(BTC),以太坊量化(ETH),狗狗币(DOGE),SHIB等各种虚拟数字货币推出资金费率套利策略和合约趋势型量化机器人策略。经过长时间实盘测试,策略的稳定型,实用型,可行性都是顶尖水平。